header_picl header_pic header_pic02
logo
header_picl
72卷1期 卷頭語
卷頭語 詹 素 娟   《臺灣風物》自施行主編輪值制後,研究領域各有不同的編輯委員,更能發揮所長、擴大邀稿,並以專輯的方式呈現──如71卷2期的「臺籍日本兵」。不過,有期刊編輯經驗的同仁一定知道,專輯的編成可遇難求,我們只能繼續努力,也希望學界同仁在參加學術研討會後相偕投稿,以本刊作為平臺,突顯特定議題的研究成果。   本期的內容,幾種文類畢集,大菜嚴謹,小點精緻,非常豐富,相信讀者定然獲益良多。在「珍貴史料」部分,特別刊出王世慶先生(1928-2011)哲嗣王孟亮的短文〈王世慶與武雅士、黃介山的往來文書〉。王先生是知名臺灣史學家,他在1960至70年代對美國人類學家武雅士(Arthur P. Wolf)等人田野調查的協助,已是國際學界的美談。王孟亮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一些王先生與武雅士、黃介山(武雅士的長期合作夥伴,本刊70卷1期曾刊出何義麟對黃介山的口述訪問紀錄)來往的相片與文書,特別撰文分享,讓我們對王先生的學術交往與貢獻,更為感知懷念。   「研究討論」刊出的〈省級機關檔案中所見《臺灣風物》〉一文,作者張家榮應用近二十年才開放使用的「省級機關檔案」,盤點史料之餘,也對本刊歷史得到不同於過去的細膩認識,如本刊如何經歷三次聲請與變更登記,最後才核准辦理的過程。不僅如此,該文也從檔案中看到省政府核定出版聲請時,需由同級的國民黨部會核,顯示黨部對刊物出版的審查具有關鍵的影響力。而作者由早期本刊發行人、主編等職務人員的更動,更呈現創刊人陳漢光如何因「公務員兼職」檢舉函的影響,轉為隱形主編的過程。種種討論,作者都佐以檔案文獻,再度印證有史料始有歷史的研究鐵律。   本期刊出的三篇論著,分別探討清代、日治與戰後的社會經濟與政治議題,相當精采。林玉茹撰述的〈「業憑契管」下識字階級的操作──光緒18年大崗山山豬運庄契尾的考證和意義〉一文,係以光緒18年(1892)大崗山山豬運庄的契尾為研究標的,一方面透過古文書與田野調查,考證契尾所載的人、物與土地四至;再者,藉由契尾此一史料類型,探究清代臺灣社會的中人、代書等識字階級,如何運用「業憑契管」的土地管理模式,從中操弄、取利,擴大或確保自己的土地所有權。換言之,由此一虛實交錯的清代案例,可以看到清代的民間社會如何利用稅契制度的漏洞,最後合法獲致土地所有權;而或許拿來觀察當代的土地交易現象,也有獲益匪淺的理解。   其次,是周俊宇的專文〈日治時期在臺日人記者的「臺灣議會運動觀」(1920年代-1930年代初)──聚焦於「支那民族性」論辯〉一文。作者以1920到1930年代初在臺日人記者的著作為例,指出他們如何以當時代的中國人觀,以及引自西方的民族心理學論述,固著於傳統臺灣人社會的刻版理解──即所謂「支那民族性」,對熱烈進行的「臺灣議會設置請願運動」,發展出日本人的「臺灣人觀」或「運動觀」。而此類觀點的討論,與臺灣議會請願運動係受到「民族自決」思潮影響,或「連署請願」乃新形式政治運動等論述差異甚大。因此,作者希望透過本文的探討,對臺灣議會運動在殖民統治體制與社會認識的侷限處境,有更深一層的理解。   論著的第三篇,是游淑如、薛化元的〈錫安山政治案件初期行政處置之探討〉一文。錫安山位於今高雄市那瑪夏區,本文完整建構1963年洪三期帶領初代信徒遷居開墾,迄1980年代國民黨政府以「佈道方式極為邪異」、「新約教會在南部山區建立基地,活動可疑」等理由,將當地居民趕離家園,並進而展開一連串控制與壓迫的處置過程。本文進而在討論中指出,在非常體制下,只要基於國家安定等理由,即使是「中華民國憲法」規定下的「平等」與「自由」等原則性法律,也會受到影響與干擾;政府可以透過法規、警政等機關建置各種支配系統,而對無法監控或介入的宗教團體,則運用各種方式做出「政治性處理」。錫安山政治案件,就是一個典型的案例。   「口述歷史」部分,刊出林靜雯對白恐受難者郭萬福(1913–1953)家屬郭哲芳先生的訪談紀錄。郭萬福,臺中人,1953年因「廖學銳等判亂案」遭處死刑,外甥張如松(1927-1953)也同案槍決。由郭哲芳的口述可知,郭家與姻親張家多人受難,家屬除了強抑失親的苦痛,還要因應政治事件對家庭經濟、兒女成長、社會網絡的長期衝擊與影響。由這些幽闇往事的述說,我們才知道20世紀前期的社會主義風潮如何在臺灣社會流傳,國家對時代青年的理想追求,又如何視為洪水猛獸,必須摧之而後快。郭哲芳先生的心境已無罣礙,但透過這些生命經歷,當代讀者對國家社會如何因應多重價值的衝突,理應有所體悟。
btn_icon01 會員登入 / 專區
帳號:
密碼:
加入會員忘記密碼
btn_icon01系統公告
  • 臺灣風物叢書清倉大贈送
    《臺灣風物雜誌》除了期刊外,也出版叢書喔!這次將以捐贈的方式,將書本送給惜書的您,希望讓每本充滿研究記憶的刊物,持續散發其能量、充實更多擁有者的心靈與智識。 詳情請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http://www.twcenter.org.tw/) 或電洽:02-2965-8009 莊先生 或e-mail:pen.yuan.lim@gmail.com

  • 本系統採會員點數預付制,您必須先購買TwCenter點數才能使用全文檢索及下載全文影像檔。

  • btn_icon01 徵稿啟事
    《臺灣風物》歡迎有關台灣歷史文化之論著、譯述、史料評介、史蹟民俗介紹、田野紀錄、書評及文化活動報導等之稿件投稿。……….more

    服務條款使用說明訂購方式扣點原則版權聲明

    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版權所有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0488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15號11樓
    電話:02-27122836 傳真:02-27174593 客服信箱:service@mail.twcenter.org.tw
    spacer
    header_pi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