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4卷3期 卷頭語
卷頭語
林 偉 盛
江佳瑾〈明清海路針經《順風相送》與《指南正法》常見詞彙試探〉一文,討論《順風相送》以及《指南正法》兩本針路簿裡面詞彙的意義。以往研究集中於航行路線、航行技巧以及地名討論,對於針路簿內文用詞的判讀比較稀少。當時行船人員的教育並不普及,沒有統一的發音,經常使用地方語音,所記載的事物經常會採取地方語言。因此,只就字面上的意義有可能很難理解,甚至造成誤讀。如「使船」是開船或駛船,應該以發音來解讀;若用華語來解讀,可能造成誤判或是無法理解。作者使用目前留下較為完整的針路簿《順風相送》以及《指南正法》,並比對曾經駕駛過木造帆船的澎湖耆老口述的《船家寶:澎湖耆老海洋口述歷史》來相互對照。用當地的讀音來理解,更能瞭解文筆的意義。
楊文喬〈沒有歸來的臺灣人殘留日本兵──原日本通譯莊百泮與宮原永治在南洋〉一文,挖掘二戰期間許多臺灣人以不同的角色被日本政府徵召到南洋工作的歷史。戰後這批臺灣人倖存活下來的有些前往日本,有些回臺灣,也有一部分選擇留在南洋。在臺灣,這些人的歷史研究目前仍不被重視,造成日治時期臺灣史研究上的空缺。作者認為海外臺灣人,在戰後面對複雜的國籍問題,以及越南與國際關係,不僅不被視為日本人,無法回到日本;也不被當地國認同,很難取得當地國籍。而有些在印尼的臺灣人,透過參與當地的獨立運動,而被當地國認同。臺灣人在不同滯留地,因為不同的政治環境,遭遇到不同的待遇。
曾獻緯〈環境與人為互動──臺灣夏季蔬菜的栽培創新與消費變遷(1950-1980s)〉一文,延續以往對戰後農業經濟的討論,提出高山蔬菜的種植與臺灣人飲食習慣改變的關係。臺灣平地夏季高溫多雨,易生病蟲害,不利於蔬菜生產。加上政府的糧食政策,耕地以栽培水稻為主,造成臺灣蔬菜供給呈現季節性不平衡。1950年代配合政府政策,發展高冷蔬菜來提升夏季蔬菜的供應量,但高冷蔬菜栽培不利山區水土保持,也易受到對外交通中斷影響,成效不如預期。1970年代塑膠工業高度發展,農民在平地利用塑膠網室栽培蔬菜,擺脫氣候環境的制約,改變看天生產的生產模式,蔬菜栽培從農家副業躍升為專業生產,蔬菜供給平穩,也影響到臺灣人的蔬菜消費方式。日治時期到1960年代,臺灣民眾以醃漬物為副食,新鮮蔬菜消費量有限。塑膠網室栽培蔬菜後新鮮蔬菜供給平穩,國人的副食消費從醃漬物轉向生鮮蔬菜。
陳叔倬翻譯武雅士(Arthur Wolf)的著作〈族裔是什麼?〉,該文雖是短文,但因為處理很長時間的戶籍資料,花很多時間才成稿。作者將1945年後的戶籍資料彙整加入,這是很大的工程。透過這些資料,說明客家與閩南族裔婦女在性別關係上差別不大,關於客家與閩南族裔在大婚與小婚的發生率上並沒有明顯差異。反而,這種差別是因地區性差異而產生。特別是靠近臺北市的樹林與三峽地區,因為居住在城市的邊緣,而有較多的工作機會,女工非常短缺。城市周邊的家庭感受到這種壓力,擔心無法負擔迎娶大婚媳婦的高額聘金,更傾向選擇收養童養媳婦。
賴俊諺〈臺中軍功寮賴免女士訪談紀錄〉一文,訪問一位經歷日治到戰後的女士,看出當時社會入贅、領養習俗普遍。賴女士的父親是入贅,與伯父不同姓。賴女士有兩個妹妹,一個弟弟,都是收養。這些民俗問題在當時的社會可能比較普遍,值得進一步討論。也訪談到從日本政權到國民黨政權轉換時教育的改變。不過比較少提到,隨著教育,接受教育者的心態問題。該篇訪談紀錄也說到家中的各項創業,賴女士均扮演重要角色,與傳統社會重男輕女的概念有差異。
|
|
|
會員登入 / 專區 |
| 系統公告 |
臺灣風物叢書清倉大贈送 《臺灣風物雜誌》除了期刊外,也出版叢書喔!這次將以捐贈的方式,將書本送給惜書的您,希望讓每本充滿研究記憶的刊物,持續散發其能量、充實更多擁有者的心靈與智識。
詳情請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http://www.twcenter.org.tw/)
或電洽:02-2965-8009 廖先生
或e-mail:pen.yuan.lim@gmail.com
本系統採會員點數預付制,您必須先購買TwCenter點數才能使用全文檢索及下載全文影像檔。
|
|
徵稿啟事 |
《臺灣風物》歡迎有關台灣歷史文化之論著、譯述、史料評介、史蹟民俗介紹、田野紀錄、書評及文化活動報導等之稿件投稿。……….mor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