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ader_picl header_pic header_pic02
logo
header_picl
75卷2期 卷頭語
卷頭語 薛 化 元 《臺灣風物》做為歷史領域民間歷史存續最長的臺灣史雜誌,除了注重學術研究之外,長期提供臺灣社會相關訊息也是雜誌重要的工作。在上一次國科會舉行的歷史學雜誌評比中,本刊被評為第三級期刊,代表著在林本源基金會長期支持下,維持民間、本土性質的本刊,在編輯團隊及作者共同努力下,學術水準仍得到一定的肯定。而學術界的肯定,除了對雜誌刊載內容的討論,雜誌的文章被學術引用,更是具體的展現。雖然作為非核心期刊的雜誌,本刊刊登的學術研究成果無論是近期或是長期,都受到學術界的重視。2025年4月28日本刊榮獲國家圖書館2023年非核心期刊類之「期刊即時傳播獎」(2023年之 5 年影響係數)、「刊物長期傳播獎」(近 30 年來被期刊、學位論文、專書、專書論文等四種類型文獻引用之總數)。 而本期共登載4篇學術論文及1篇史料介紹,同時為了協助讀者瞭解臺灣史研究的學術出版訊息,也循往例整理了相關資訊,提供參考。4篇論文根據研究主題的時間順序,依序包括盧正恒〈標示漁場──19世紀中葉後水文調查中的淡水沙崙石滬與河口〉、楊素霞〈從戰事建構知識──「臺灣出兵」與日本對臺認識(1872-1894)〉、許佩賢〈1930年代草山溫泉的觀光發展及鳥瞰圖創作〉、任育德〈冷戰時期跨國反共宣傳合作個案──以《蔣總統反共奮鬥史》為例〉。史料介紹,則是登載黃耀明〈1945年之前臺灣的人工光線療法〉。除了第一篇論文,日本是其中的主題之一,碰巧另外4篇文章都與日本直接密切相關,這也是本期的特色。 淡水是17世紀以來北臺灣重要的港口,而石滬或是漁場所在則與航道安全有密切的關係(也影響軍事部署),是水文調查重要的一環。而早在19世紀60年代淡水正式開港前,除了中文文獻的記載之外,也有外國(人)進行了水文相關的調查。〈標示漁場──19世紀中葉後水文調查中的淡水沙崙石滬與河口〉這篇論文在既有的研究基礎上,利用法國、英國、日本文獻所描繪的滬尾海域海圖,進行分析比對,說明來自不同國家對淡水水文的認識與異同,並藉以呈現19世紀外國資料中有關臺灣的地形空間描寫,以及如何將淡水住民的海洋生計設施視為「岸景」的一環。 日本對臺灣╱臺灣人的認識,是近來受到學術界關注的重要課題。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已故周俊宇助理教授的博士論文,在其指導教授川島真監修‧校訂後,東京大學出版會即將正式出版的《日本の植民地統治と台湾人認識:「支那民族性」のまなざし》即為其中的力作。相較於此一研究「支那民族性」的面向,〈從戰事建構知識──「臺灣出兵」與日本對臺認識(1872-1894)〉,則著重於原住民,特別是蕃地的面向。這篇論文以當時日本出版的書籍作為分析的重點,注意到書籍引用的媒體訊息來源,在其研究的時空脈絡下,一方面呈現日本試圖建構出兵臺灣,甚至出兵領有臺灣企圖的合法性。另一方面,則是將日本與「蕃地=臺灣」做文化對比,強化日本是近代文明國家的意向。 日本統治時期臺灣觀光逐漸成為重要的課題,其中草山是重要的觀光宣傳景點之一。〈1930年代草山溫泉的觀光發展及鳥瞰圖創作〉一文,說明原本阿里山、太魯閣、日月潭是較受到重視的觀光、遊憩景點,在1930年代之後,草山如何在臺灣總督府強力的建設、推薦下,成為重要的景點。特別是透過1930年代草山溫泉的觀光發展及鳥瞰圖創作,呈現草山如何被建構為臺北近郊的觀光地標,以及鳥瞰圖在草山做為臺灣重要休憩景點發生的媒介作用。 白團是1950年代前日本軍人協助蔣中正領導的中華民國政府進行反共志業的重要團體,而除了過去較被重視的軍事方面的協力外,〈冷戰時期跨國反共宣傳合作個案──以《蔣總統反共奮鬥史》為例〉這篇論文則從在日本及臺灣進行反共宣傳的協力切入,以前白團成員萱沼洋《蔣介石反共鬪爭史:中國革命四十年》及其譯本《蔣總統反共奮鬥史》的出版與流通作為研究主題,探究中華民國政府如何透過與白團成員的合作,進行國內外的反共宣傳。研究成果指出:日文版《蔣介石反共鬪爭史:中國革命四十年》是「白宣傳」,實際效果受到侷限。中文版《蔣總統反共奮鬥史》則屬「隱蔽宣傳」,更強調於對內鞏固、強化對蔣中正的支持與忠誠。 至於人工光線療法是醫學史的重要課題,而其在日治時期的發展,在研究上還有相當發展的空間。〈1945年之前臺灣的人工光線療法〉這篇史料介紹,簡要說明人工光線療法如何於歐美發展,在日本風行,又如何被引進臺灣醫療體系的歷程。特別是透過大量照片、廣告,並註明出處,對瞭解日治時期臺灣人工光線治療發展有相當助益。同時,除舉證相關療法至遲於1930年代引進臺灣外,並說明當時紫外線療法比紅外線療法更受重視的原因。
btn_icon01 會員登入 / 專區
帳號:
密碼:
加入會員忘記密碼
btn_icon01系統公告
  • 臺灣風物叢書清倉大贈送
    《臺灣風物雜誌》除了期刊外,也出版叢書喔!這次將以捐贈的方式,將書本送給惜書的您,希望讓每本充滿研究記憶的刊物,持續散發其能量、充實更多擁有者的心靈與智識。 詳情請上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網站(http://www.twcenter.org.tw/) 或電洽:02-2965-8009 廖先生 或e-mail:pen.yuan.lim@gmail.com

  • 本系統採會員點數預付制,您必須先購買TwCenter點數才能使用全文檢索及下載全文影像檔。

  • btn_icon01 徵稿啟事
    《臺灣風物》歡迎有關台灣歷史文化之論著、譯述、史料評介、史蹟民俗介紹、田野紀錄、書評及文化活動報導等之稿件投稿。……….more

    服務條款使用說明訂購方式扣點原則版權聲明

    財團法人林本源中華文化教育基金會/財團法人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 版權所有 © 2010 All Rights Reserved
    10488 台北市南京東路三段215號11樓
    電話:02-27122836 傳真:02-27174593 客服信箱:service@mail.twcenter.org.tw
    spacer
    header_picl